在進行掃描電鏡觀察前,要對樣品作相應的處理。掃描電鏡樣品制備的主要要求是:盡可能使樣品的表面結構保存好,沒有變形和污染,樣品干燥并且有良好導電性能。
一、樣品的初步處理
1、取材
掃描電鏡來說,樣品可以稍大些,面積可達8mm×8mm,厚度可達5mm。對于掃描電鏡易卷曲的樣品如血管、胃腸道粘膜等,可固定在濾紙或卡片紙上,以充分暴露待觀察的組織表面。
2、樣品的清洗
用掃描電鏡觀察的部位常常是樣品的表面,即組織的游離面。由于樣品取自活體組織,其表面常有血液、組織液或粘液附著,這會遮蓋樣品的表面結構,影響觀察。因此,在樣品固定之前,要將這些附著物清洗干凈。
3、固定
固定所用的試劑和透射電鏡樣品制備相同,常用戊二醛及鋨酸雙固定。由于樣品體積較大,固定時間應適當延長。也可用快速冷凍固定。
4、脫水
樣品經漂洗后用逐級增高濃度的酒精或丙酮脫水,然后進入中間液,一般用醋酸異戊酯作中間液。
二、樣品的干燥
掃描電鏡觀察樣品要求在高真空中進行。無論是水或脫水溶液,在高真空中都會產生劇烈地汽化,不僅影響真空度、污染樣品,還會破壞樣品的微細結構。因此,樣品在用電鏡觀察之前必須進行干燥。干燥的方法有以下幾種:
1、空氣干燥法
空氣干燥法又稱自然干燥法,就是將經過脫水的樣品,讓其暴露在空氣中使脫水劑逐漸揮發(fā)干燥。這種方法的優(yōu)點是簡便易行和節(jié)省時間;它的主要缺點是在干燥過程中,組織會由于脫水劑揮發(fā)時表面張力的作用而產生收縮變形。因此,該方法一般只適用于表面較為堅硬的樣品。
2、臨界點干燥法
臨界點干燥法是利用物質在臨界狀態(tài)時,其表面張力等于零的特性,使樣品的液體完全汽化,并以氣體方式排掉,來達到完全干燥的目的。這樣就可以避免表面張力的影響,較好地保存樣品的微細結構。此法操作較為方便,所用的時間也不算長,一般約2~3小時即可完成,所以是常用的干燥方法。
3、冷凍干燥法
冷凍干燥法是將經過冷凍的樣品置于高真空中,通過升華除去樣品中的水分或脫水劑的過程。冷凍干燥的基礎是冰從樣品中升華,即水分從固態(tài)直接轉化為氣態(tài),不經過中間的液態(tài),不存在氣相和液相之間的表面張力對樣品的作用,從而減輕在干燥過程中對樣品的損傷。
三、樣品的導電處理
生物樣品經過脫水、干燥處理后,其表面不帶電,導電性能也差。用掃描電鏡觀察時,當入射電子束打到樣品上,會在樣品表面產生電荷的積累,形成充電和放電效應,影響對圖象的觀察和拍照記錄。因此在觀察之前要進行導電處理,使樣品表面導電。常用的導電方法有以下幾種:
1、金屬鍍膜法
金屬鍍膜法是采用特殊裝置將電阻率小的金屬,如金、鉑、鈀等蒸發(fā)后覆蓋在樣品表面的方法。樣品鍍以金屬膜后,不僅可以防止充電、放電效應,還可以減少電子束對樣品的損傷作用,增加二次電子的產生率,獲得良好的圖象。
2、組織導電法
用金屬鍍膜法使樣品表面導電,需要特殊的設備,操作比較復雜,同時對樣品有一定程度的損傷。為了克服這些不足,有人采用組織導電法(又稱導電染色法),即利用某些金屬溶液對生物樣品中的蛋白質?脂類和醣類等成分的結合作用,使樣品表面離子化或產生導電性能好的金屬鹽類化合物,從而提高樣品耐受電子束轟擊的能力和導電率。
上海杰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專注于金相設備及材料的研發(fā)、生產與銷售,獨立開發(fā)了一系列的金相設備與金相材料。杰星及其員工在金相學和材料科學領域擁有多年豐富的經驗,在材料微觀結構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開創(chuàng)性工作,并積累了豐富的專業(yè)知識。
德國古莎(Heraeus Kulzer)和法國朗普朗(lamplan) 公司是一家國際著名的公司,其制造的金相耗材世界領先,為國際金相公司提供OEM產品。我們上海杰星金相是德國古莎公司金相產品在中國金相行業(yè)的總代理,我們將以高品質的質量、優(yōu)質的服務、經濟的價格為客戶提供古莎進口設備和耗材。
杰星科技不只是銷售金相產品的公司,杰星科技更是能提供完整的金相分析技術及解決方案的服務商。公司的金相耗材,品種國內齊全,應有盡有。產品的質量和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,如金剛石懸浮液、冷鑲嵌料等產品性價比高,受到眾多用戶的一致好評。
杰星金相官網:http://m.tropk.com/
服務熱線: 13390834960